瀏覽數量: 0 作者: 本站編輯 發(fā)布時間: 2021-06-21 來源: 本站
目前的集裝箱運輸管理當中,仍然一直都存在著很多問題,這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還停留傳統(tǒng)的管理模式上,在工作人員手工記錄每一個集裝箱放在的位置,然后再將數據手動輸入集裝箱管理系統(tǒng)的數據庫中,從而完成集裝箱數據與實際存放數據的綁定。面對如此大規(guī)模的、國際性的貨運運輸流通載體的集裝箱號的信息采集、跟蹤與監(jiān)管還大都是通過人工或手工完成。由于箱號的識別不準確、數據人工抄錄的錯誤、信息傳遞的延誤等,造成整個集裝箱管理的混亂,已經不能適應現(xiàn)代物流管理的要求。所以在本期的文章中,久通物聯(lián)的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集裝箱管理系統(tǒng)的工作流程,以便讀者更好的進行理解和工作。
(1)集裝箱車間寫卡。
當制造好的成品集裝箱下生產線時,通過系統(tǒng)軟件和寫卡器把對應的集裝箱信息如集裝箱代碼寫入空白電子標簽,將寫好代碼的標簽吸附到集裝箱上,由生產廠的堆高車閱讀器系統(tǒng)確認集裝箱箱號后出廠。
(2)集裝箱出廠識讀。
確認出廠集裝箱將由拖車運出生產廠前往堆場,安裝在工廠出口的閱讀器讀取集裝箱標簽信息和拖車信息(如果標簽讀取失敗,可由出口監(jiān)控點工作人員手工輸入箱號),傳輸到出廠監(jiān)控子系統(tǒng)中,再由該系統(tǒng)通過Internet網絡上傳到中央監(jiān)控子系統(tǒng)中。
(3)堆場閘口入口識讀。
在集裝箱進入堆場閘口時,堆場入口閘口上的閱讀器讀取集裝箱和車輛標簽,將車輛信息、集裝箱信息及其匹配關系、到達時間等保存到堆場管理子系統(tǒng)中,同時上傳到中央子系統(tǒng)。
(4)堆場放置/提取集裝箱。
集裝箱入堆場后,由堆高車系統(tǒng)按照中央子系統(tǒng)分配的堆放位置放置集裝箱。車載閱讀器對抓取的集裝箱的信息進行自動讀取,數據通過無線數據傳輸與控制室中央數據庫進行交互,驗證后將集裝箱堆放到系統(tǒng)圖形所指示的位置。提取集裝箱時,堆高車系統(tǒng)根據圖形指示找到相應的集裝箱,閱讀器讀取集裝箱上的電子標簽,驗證為應提箱后將集裝箱取下。
(5)集裝箱運出堆場時。
堆場出口的閱讀器系統(tǒng)讀取出場的集裝箱和車輛標簽,判斷所運箱是否為應出場箱,確認后將車輛信息和箱信息匹配,保存信息和出閘時間于本地數據庫和中央數據庫(MAS數據庫)。如果集裝箱信息讀取成功,工作人員將標簽取下回收,進入下一輪應用。
以上就是集裝箱管理系統(tǒng)的一些工作流程介紹了,在平時的工作過程里,想要保證自己的各項流程都能夠順利完成,出口商必須要對相關的流程都有個熟悉與了解,并且嚴格遵守流程安排,只有這樣,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各項工作順利完成。當然,在整個集裝箱航運過程里面,貨代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,事關貨運運輸的順利與否,因此出口商在挑選貨代的時候也應該擦亮眼睛,盡量選擇一些正規(guī)的公司,以免耽誤了自己的工作。